宣城,龙舟竞渡庆端午!

2025-10-07 21:52:09 旅途赛事资讯 8425

央视新闻频道

6月8日 [龙舟竞渡 家国端午]安徽宣城桃花潭水深千尺 龙舟竞渡庆端午

安徽新闻综合广播

6月9日 全省新闻联播:良种加良法,良机配良田,安徽集成举措促夏粮迎丰收

新华社客户端

向下滑动阅览

江面上,浪花激起,参赛选手们动作整齐划一,锣鼓声、呐喊声此起彼伏;河岸边,人潮涌动,村民们振臂欢呼,喝彩声、掌声接连不断。

6月6日,宣城市宣州区第一届水阳江龙舟邀请赛在水阳江水阳段拉开帷幕,来自水阳镇和狸桥镇的6支参赛队伍劈波斩浪、全力以赴,用“速度与激情”在水阳江上奏出一曲“敢拼敢抢、奋楫争先”的“水上交响曲”。

此次活动围绕区委文化强区工作目标,着力打造地域文化标识,以龙舟传统文化和体育赛事活动宣传优势,扩大宣州影响力和美誉度,有效推进宣州融入大黄山旅游发展格局,实现宣州“体育+文化+旅游”融合发展新局面。

热闹非凡水阳江畔赛龙舟

梓潼阁上观竞渡,龙溪塔下赛龙舟。

这天的水阳江畔热闹非凡,沿江彩旗猎猎,与清澈的江水相映成趣。

上午9时,开幕式热场表演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,矫健有力的舞狮表演带动了全场气氛。

端午赛龙舟作为民间一项重要民俗活动,寄托着群众风调雨顺、事事如意的美好祈愿。

“一点眼睛,福星高照,国泰民安;二点天庭,百事亨通,鸿运当头;三点鼻子,和谐幸福,万家平安……”在龙舟点睛仪式后,6支龙舟带着“灵气”,神采奕奕地驶向比赛起点。

激情无限飞桨逐浪竞风流

“咚锵!咚锵!”

“加油!加油!”

“一二,一二……”

9时30分,随着一声哨响,参加200米直道竞速第一轮次第一小组比赛的两支队伍沿着赛道奋勇前进。

金色的龙舟劈波斩浪,如离弦的箭一般破开水面,向着终点疾驰而去。与此同时,岸上也爆发出整齐的喝彩声,加油声和掌声不绝于耳。

一条舟,一条心。在这场角逐中,参赛选手们跃浪争先,都想为自己的队伍赢一个好名次。

“作为奔腾龙兴队的参赛选手,我现在心情十分激动,还有一点紧张,期待我们能取得好成绩!奔腾龙兴,万众一心!加油加油加油!”来自水阳镇的参赛队员刘开宝和队友们再一次喊起了队伍口号,加油鼓劲。

本次比赛采取单循环的方式进行,水阳镇抽签决定ABC三队,狸桥镇抽签决定甲乙丙三队,分三轮,每轮三组,三轮全部结束后计算每队三轮的总用时成绩,排定第1至第6名。

激动人心和美宝塔摘桂冠

10时30分,随着最后一声哨声响起,200米直道竞速第三轮次第三小组比赛正式开始。鎏金卫东队和策马丁奉队的选手们都铆足了劲,跟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奋力划桨,在江面上“你追我赶”。

现场的气氛也达到了顶点,观众的呐喊声仿佛要冲破云霄,大家一同沉浸在这激情四溢的龙舟赛中,为所有的勇士们呐喊助威。

随着最后一声鼓点的歇落,第一届水阳江龙舟邀请赛的三轮全部结束,6支龙舟队伍在乘风破浪间展现了宣州速度、宣州力量和宣州风采。

经过三轮激烈角逐,最终,来自狸桥镇的和美宝塔队斩获本次比赛的冠军。

“拿到这个成绩,是对大家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,我此刻心情无比激动,宝塔村一直有划龙舟的习俗,这段时间,我们的队员都在刻苦训练,百舸争流、宝塔最牛!”和美宝塔队领队孙良才举起奖杯说。

云上观赛龙舟盛会更精彩

本次比赛既是宣州区第一届水阳江龙舟邀请赛,也是水阳江龙舟赛时隔多年的再次回归。为了能让更多的市民参与本次比赛,宣州区融媒体中心多个社交平台同步直播,让远在异乡的游子们也能感受到家乡浓浓的节日气氛和发展新面貌。当天共有超25万人次观看直播。

为确保活动办得安全、精彩、圆满,该区成立了赛事活动领导组,设置综合协调、赛事筹备、氛围营造、宣传推介、安全保卫、后勤保障六个工作组。

“我们希望通过此次龙舟赛的举办,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,展现出团结一心、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和乡风文明。”水阳镇党委书记章荣钰表示,下一步,该镇将结合本次赛事,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,为水阳镇水乡文化、圩乡文化增添色彩,为全区文化旅游增添活力。

央广网

向下滑动阅览

夏种一粒子,秋收万担粮。近日,在宣城郎溪县飞鲤镇横闸村,来自当地锦农农业服务部的3台高速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。“哒哒、哒哒……”伴随着插秧机有节奏的声响,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的苗盘中依次滑落,不一会儿就竖起一排排碧绿的秧苗,瞬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。

“机械插秧着实又快又整齐,其优点在于既抗倒伏,也方便对病虫害和杂草进行管理,还能极大提升米质,粮食也能更好销售。”指着田里的插秧机,横闸村种粮大户沈庆斌喜悦地说道,早些年他常为找寻工人帮忙而犯愁,如今有了机械化作业,他自己的300亩中稻仅两天即可完成插秧,这比过去人工栽插提前了10多天,省时省力还省心。

高速插秧机在田间穿梭插秧(央广网发 严扬摄)

“从5月28日开始,我们就进行了水稻插秧作业,每天三四台插秧机在各处不间断工作。”锦农农业服务部负责人徐金林说,“今年服务部的机插秧订单达到了1万亩左右,涉及四十多户农户。从秧苗运输到插秧完成,我们提供一站式服务。”

在该县毕桥镇创业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,记者观察到育秧基地一派忙碌景象,工人们正在将秧苗装车派送到各个农田。“为了推进机插秧,保证秧苗质量,我们采取订单式育秧。这块稻秧基能提供的秧苗能插2800亩,为13个大户提供机器插秧服务。”合作社负责人张志豪说,对比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人工插秧方式,目前请人栽插水稻的费用一天150—200多元,每人每天最多只能栽插1.5亩,“机插不仅便宜,效率更是人工的20多倍。”

近年来,郎溪县不断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,加大农机扶持力度,引导专业合作社、种粮大户使用机械作业,同时由当地农业部门牵头组成农机农艺专家组,共同解决机插秧技术难题,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,提高农业发展效力,保障粮食安全,助力农业提质增效,守住百姓的“米袋子”。

“全县机插秧水稻面积43.5万亩,截至目前,机插秧面积已达到7.8万亩,配备插秧机78台。从基地育秧、插秧到田管,全程实现了机械化作业,预计到6月20日可全部栽插完毕。”郎溪县农机推广站站长李再胜说。

新华社客户端

6月6日,绩溪县皖浙天路雨后出现云海景观,绵延的云海顺着山谷翻涌,群峰在云海的环抱中掩映其间,若隐若现,美不胜收。

中国新闻网

向下滑动阅览

近日,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云乐镇的灵芝基地薄雾飘渺,基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,宛若仙境。林下的生态灵芝长势良好,似朵朵祥云,分外美丽。江建兴 摄

近日,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云乐镇的灵芝基地薄雾飘渺,基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,宛若仙境。林下的生态灵芝长势良好,似朵朵祥云,分外美丽。图为航拍灵芝基地。江建兴 摄

近日,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云乐镇的灵芝基地薄雾飘渺,基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,宛若仙境。林下的生态灵芝长势良好,似朵朵祥云,分外美丽。图为航拍灵芝基地。江建兴 摄

编辑:吴寒

审核:梅皖钰

终审:王芳

综合发布:宣城广电新媒体发展中心

本文中图片、文字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薰化路大桥恢复通行时间、驾驶证换证...这些问题有回复!

正式批复!芜宣机场将扩建

安徽印发“38条”!

宣泾高速最新进展→ 一期三标段已全线贯通

点分享

点收藏

点个赞

点在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丹麦公开赛精彩双打对决引领赛程 高水平碰撞点燃羽坛激情
断腿锋霸为阿森纳心痛:大错!每年卖核心 培养好又卖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