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BC 中文网

2025-07-26 14:13:15 机场周边赛事活动 9849

台湾来鸿

BBC中文网特约记者 杨孟瑜

纪政与她的奥运奖牌

北京奥运逐步加温了。谈到华人与奥运,益发让人想起了杨传广与纪政,那可是最早在奥运场上发光发热的华人运动员。

1960年罗马奥运,杨传广赢得男子十项全能的银牌;1968年墨西哥奥运,纪政获得女子80公尺低栏铜牌。他们,都来自台湾,运动服上绣有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满江红旗。

光阴流转,令人惋惜的是,杨传广在今年(2007年)初病逝,享年74岁。

所幸,现今64岁的纪政依然生龙活虎。这天,她如常奔波在台湾南北两端:在高雄,她是“世运会组织委员会基金会”的执行长,为2009年将主办世界运动会的高雄市担起重责大任;在台北,她忙着主持“国际健走大师论坛”,11月11日是台湾的“全民健走日”,她是代言人,领着众人大步往前行。

曾经是亚洲第一位拿下奥运田径奖牌的女子选手,也曾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女人(1969、1970两年间,九次打破世界纪录,并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100公尺跑进11秒的女子),如今她的矫健,呈现在处事与思路上。

利落的处理公务、交办事项,清晰的追溯往事、勾勒前景,还有她始终不变的,爱笑的脸庞与细柔的嗓音。

初登奥运

趁着纪政难得在台北的空档,与她访谈近两小时。聊起她的“奥运史”,有意思的是,她首先想到的,竟不是令她扬名的1968年墨西哥奥运,反而是1960年罗马奥运。

(左二)少女时代初登体坛的纪政

因为,那是她第一次参加奥运,“浪漫的16岁,到了浪漫的罗马,参加浪漫的奥运”,她笑着形容,当时她又是全团年纪最小的,不会有人指望她得奖,所以她也没有什么压力。

初登奥运,“我的成绩非常烂”,她坦然笑忆当年,女子80公尺低栏她是预赛那组的最后一名。后来她常拿自己这个故事去鼓励小朋友,“纪阿姨第一次参加奥运时是最后一名”,但“最后一名没有关系,比赛本就有输有赢,要不得的是,得最后一名就轻言放弃了,最美的事情则是,你没有放弃,继续努力,多年后胜利就属于你。”

“放弃者永不会得胜,胜利者永不会放弃。”她总是这样勉励人。

不只是在运动的竞技场上,在人生的起跑点上,她也是因“不放弃”而挣得了往后的发展可能。出生在新竹,小时家境困苦,纪政做过养女,常被养母虐待,“每天最快乐的时光,就是做完所有的家事后,跑到家附近的竹师附小,羡慕的听教室里的学生唱歌、读书。”她说。

窗外的小养女就这样听到了生命中最初的学识,并凭此考进了这所在新竹数一数二的小学。只是,当养母带她去注册时,发现这所学校的学费并不便宜,拉了纪政就要走,小小纪政却怎么样也不放弃!两人拉扯间,让另一位也带着女儿来学校的家长注意到了,他主动为纪政付了学费。

“我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位贵人。”她形容。这位家长资助了她两年的学费,直到她离开养母家,回到原来的家庭,因搬家而转学。她感激,若非他的资助,她怎可能入学念书,说不定会成为文盲,更遑论日后在校园竞赛中崭露头角,步步踏入体坛的机会了。

18岁那年,她获准赴美国进修,一边苦练,一边“征战”,参与美国各地赛事,也累积了经验与眼界。多年磨剑,终于绽光,1966年在曼谷亚运跳远项目夺冠,为台湾赢得第一面女子金牌;1968年,奥运铜牌到手;此后巅峰期间,魅力横扫欧美田径界。

荣誉与痛

纪政成长于1940、50年代,飞扬于1960、70年代,那是台湾经济尚未起飞,国际处境却日趋艰难的时代,她与前辈杨传广,曾背负着中华民国举国期望,也成为为台湾在国际舞台扬眉吐气的全民英雄。

谈及如何成为一个顶尖运动员,纪政说,要热爱,要苦练。

她说:“只有热爱,你才不会怕那训练的苦。”她并引用美国一位知名教练的话说,顶尖运动员的训练就是三个字母:P、A、T,P是pain,是痛,A是ache,还是痛,T是torture,是折磨。

“所以,痛加痛加折磨,等于顶尖运动员的训练。”纪政说,“我很认同这句话。”

欧洲人曾称她“黄色闪电”,亚洲人则称她“飞跃的羚羊”,不论是闪耀还是飞跃,那荣耀的背后,是无数世人看不到的痛。

“我常说:你花了多少工夫,才能拥有多少功夫。那功夫,就是你的实力。”纪政认真的比着手势说。

1973年她因脚伤难愈而无法再上阵比赛后,数十年来,她依然把她的功夫,贡献在她热爱的体育。包括,带领台湾田径协会,培养优秀选手;包括,催生了体育委员会(体委会),让体育在官方的体系里提升了位阶。这期间,她也首开运动明星从政之风,在1980年代,担任了三届立法委员。

2001年,她和杨传广等人发起了海峡两岸长跑活动,支持北京申办奥运。转眼间,2008北京奥运越来越近了。

对于北京奥运圣火无法来台,纪政直言“很可惜”,有种擦肩而过的感觉,毕竟奥运“很难得离台湾这么近”。

曾经,16岁那年第一次参加奥运,让她见识到了世界的开阔,四海一家的交流与友谊,也让她始终记得奥运的精神:和平与自由。期许两岸,有朝一日,也能有这般空气。

(采访后记:

事先知道,与纪政这位名人,我算是“小同乡”,都在新竹长大;访谈间,发现我们竟念过同一所小学,于是我成了她的“小学妹”;闲聊时,问如此爱“浪漫”的她,星座可是双鱼座,她笑言正是,接着发现我们的生日日期只相差三天。诸多“巧合”,让她在赠我书籍的扉页上,写下了“亲爱的孟瑜学妹”。)

读者反馈请使用下表:

姓名

电子邮址

国家/地区

意见/评论

声明:BBC将尽可能发表各位的意见,但是不能保证所有的电子邮件都会在本网站发表。BBC也保留发表时进行编辑的权利。 你的评论和意见BBC可能在其全球任何媒体平台发表

使用条款与条件

天才少女的陨落 沈石溪大败崔敏静人祸之酿?
李中华 (足球运动员)